目前分類:天文新聞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更新日期:2008/06/21 16:00

一顆由中國大學生發現的小行星將命名為「汶川星」,以紀念四川大地震的死難者。

 

發現這顆小行星的中山大學學生葉泉志表示,國際天文聯合會已批准他的建議。

 

小行星由葉泉志在兩年前發現,直徑約3700米,距離地球5點85億公里,位於雙子 座。

 

葉泉志在2005年成為第一個發現小行星的中國人,去年成為首位獲得「蘇梅克近地天體獎」的中國人及亞洲人,至今已命名5顆小行星。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洛杉磯20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昨天興奮指出,「鳳凰號」(Phoenix)火星探測器已在「紅色星球」(Red Planet)火星表面發現到冰,這是尋找最接近地球行星是否有水及生命跡象的鳳凰號一項重大發現。

 

從鳳凰號以機器手臂在火星北極圈挖溝傳回來的一系列照片,所獲致的證據顯示,數個骰子大小的白色塊狀物質似乎在數天內融掉。

 

探勘任務首席研究員,亞歷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史密斯(Peter Smith)在記者會上說:「今天我很驕傲也很興奮的宣佈,我們找到了證據,這真是我們一直要找的水冰,而非其他物質」。

 

火星上有水是一大發現,因為這是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或曾經有生命存在的關鍵,即便這些生命僅以微生物形式構成。

 

鳳凰號5月25日降落火星,在掘溝數英吋時發現到白色塊狀物,但NASA開頭很謹慎,未馬上宣佈是冰,因為此物質也有可能是鹽。中央社(翻譯)
image from Phoenix on Mars
nasa首頁圖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十七日專電)據印度最高軍事首長陸軍參謀長卡普爾表示,中國的太空軍事化計劃,在攻防能力方面,均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印度必須嚴肅重視此項威脅,加速組建研議已久的跨軍種太空指揮部,以確保印度在太空軌道的偵察衛星安全,以及對任何危及印度太空資產的威脅能夠做出立即回應。

 

  印度官方「全印電台」今天報導說,卡普爾是在昨天對陸軍軍官演講「太空軍事應用」時,作了上述表示。他說,中國正在加速發展打一場太空戰的軍事能力,印度對這種威脅應當感到憂慮。

 

  報導說,卡普爾以極不尋常的口吻警告表示,中共人民解放軍在太空軍事能力方面,包括攻擊和防禦,已經具備摧毀其他國家的國防通訊衛星,和從太空偵察其他國家的能力。

 

  本月稍早,印度國防部安東尼也曾經宣布,為因應今後可能發生在太空的威脅,印度將成立一個整合所有軍種和太空研發機構的單一平台,專責印度太空資源的運作與安全工作。

 

  在去年一月間,中國成功試射「反衛星攔截彈道飛彈」,摧毀一枚除役氣象衛星之後,長期發展衛星技術有成的印度,危機意識驟然升高,國防部隨即主張籌建一個由陸海空三軍統籌的太空防禦指揮部,一方面做為「探索外太空」的平台,另一方面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太空襲擊」。

 

  實際上,「中國威脅論」一直在印度軍方甚囂塵上,尤其最近中國在印中邊境爭議上咄咄逼人,宣稱印度北方的阿魯納查省和鍚金北端土地都是中國的領土。印度軍方也頻頻指控中國軍隊越界「入侵」。此外,不久前曝光的中國南海核子潛艇秘密基地和華南飛彈基地,都讓印度感到不安。

 

  上週稍早,據「華盛頓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中國在五月二十九日曾由渤海灣的一艘潛艇上,試射最新的巨浪二型潛射彈道飛彈。專欄說,巨浪二型彈道飛彈可配備擊潰美國衛星能力的反衛星彈頭,類似中國在去年一月間進行測試的陸基型反衛星彈道飛彈。970617


k2239p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巴黎十六日電) 歐洲天文學家今天說,他們在三個遙遠的太陽系中找到了數十個巨型行星。

 

這項發現顯示,最少三分之一與我們的太陽類似的恆星,也有巨大行星環繞,比先前預估多了五倍。

 

科學家發現,三個「超級地球」行星繞行著四十二光年外的恆星HD40307公轉;超級地球之所以得名,是因為他們的質量是地球的數倍。

 

一光年約等於九兆五千億公里。

 

瑞士日內瓦天文台天文學者梅傑發表聲明說:「每一個恆星都擁有行星嗎?如果有,又有多少呢?我們可能還不知道答案,但我們已有長足進步。」

 

學界於一九九五年在太陽系外發現了第一顆行星,而在今天學者於法國南提斯的天文學會議上公布這項發現之前,天文學家已發現將近兩百八十個太陽系外行星。

 

  但科學家說,新一代更有效的儀器,幾乎肯定能快速擴充這份系外行星清單。

 

  學者利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南部邊界席拉山上直徑三點六公尺的望遠鏡兼攝譜儀「高精確度視向速度行星搜尋器」(HARPS),發現最近這一批系外行星。

 

梅傑說:「顯然這些行星只是冰山的一角。利用HARPS研究所有恆星,並進行分析,顯示約三分之一類似太陽的恆星,不是擁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就是擁有類似海王星的行星,且公轉期不到五十天。」

 

地球每三百六十五天繞太陽公轉一週。

 

遙遠的行星,即便是大型行星,都會因為太小而無法直接觀測,只能透過測量行星對於繞行公轉的恆星的運行所產生的影響,察覺行星的存在。

 

  研究共同作者巴黎天文物理研究所學者鮑契說:「最小行星的質量為恆星的十萬分之一,只有高度敏感的HARPS可以察覺他們的存在。」

 

  今天公布的四十五個系外行星中,質量為地球的四倍至三十倍不等,公轉期最少為地球的七分之一,這代表他們更接近自己的恆星,因此也更容易被發現。


k2239p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15 09:30國際中心編譯

雖然發生零件脫落小插曲,不過並不影響美國太空梭發現號返回地球的行程,發現號在台北時間14日深夜11點15分成功返航,降落在佛州的國際太空中心。

 

轟隆隆的巨響劃過灰濛濛的天空,美國發現號太空梭與機上7名太空人,在當地時間14日上午11點15分安全回到地球,降落在佛州卡納維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為這次任務畫下句點。

 

發現號這次的任務,主要運送日本的希望號實驗艙到國際太空站,維修壞掉的廁所,任務期間還進行3次的太空漫步。

 

儘管返航的前一天在船艙外發現一個不明漂浮物,方向舵也出現不明的凸起物,不過NASA認為並不影響降落,因此批准發現號依原定計畫,結束為期2周的太空旅程。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15 16:12國際中心編譯

外星人可能是地球人的祖先嗎?英美的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在太空墜落地球的隕石中,找到含有構成DNA和RNA的成分──核鹼基,進一步的分析則確定,這種核鹼基含有只能在太空中形成的碳13,科學家因此推論,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來自外太空。

 

地球上的生命豐富多變,牠們都是40億年前地球形成後逐漸演化而成,不過對於生命的起源,大家一直都很好奇,最近科學家們似乎從一顆隕石中找到答案,英美的科學家針對1969年墜落在澳墨奇森的隕石(Murchison meteorite)進行研究,結果竟然發現其中含有DNA和RNA的構成分子核鹼基。

 

在經過光譜儀的分析,這種核鹼基中又帶有大量的碳13,而碳13不可能在地球中出現。倫敦帝國學院學者馬丁絲指出,「當我們檢視在墨奇森隕石中出現的核鹼基,我們發現非常大量的碳13,而碳13只在太空中出現。」

 

科學家們據此推論,在地球剛形成時,外太空這種帶有核鹼基的隕石不斷墜落地球,並進入早期微生物的基因組合中,最後隨著演化保留下來,如果真是如此,地球上生物的演化就是由此開始,最後衍生出現今地球上眾多的動、植物,也包括人類在內。這項發現也對了解太陽系生命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12 23:00
美國伊利諾州53歲男子(法蘭克)去年向聯合國遞交了一份正式法律聲明,宣佈他擁有宇宙中已知的(最大鑽石):白矮星BPM 37093的所有權,這顆結晶化的(鑽石星球)位於距地球50光年處的人馬星座,它直徑4023公里、重約1後面加34個零克拉,1克拉等於0.2公克,如果法蘭克真的成為這顆(鑽石星球)主人,從理論上來說他也將成為宇宙中最富有的人。

 

法蘭克是一名繪畫藝術家和攝影師,去年7月,他向聯合國遞交了一份正式法律聲明,宣稱他將成為宇宙中已知的(最大鑽石)白矮星的第一個合法主人。不過為了調查之前是否有人先申請這顆(最大鑽石)的所有權,法蘭克幾乎花掉一年時間,直到最近才確認自己是第一個申請這顆宇宙中(最大鑽石)所有權的人。

 

白矮星演化到晚年期,它體積小,亮度低,但品質及密度很高,大部分由碳組成,外層包裹著薄薄的氫氣和氦氣。過去40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都認為白矮星的內部已結晶化,白矮星堪稱是宇宙中的(超級鑽石)。

 

據了解,法蘭克是依據聯合國1967年制定的(外太空條約)來聲明自己擁有白矮星的所有權,當時聯合國的98個成員國都簽署並同意外太空天體的主權不為任何一個國家所有,但卻有一個法律漏洞,它並沒有規定私人不可以擁有外太空星體。

 

不過法蘭克並不是第一個聲明擁有外太空星體的人。1980年,美國內華達州商人(丹尼斯)就向聯合國遞交法律文件,宣稱擁有月球的所有權,並創辦了(月球大使館),以每英畝19.99美元(廉價)向人們出售月球土地,迄今為止已有超過300萬人購買了月球土地和火星等其他星體的土地,並得到了一份印製精美的月球房地產證書或外太空星體證書。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美國家的麥田裡,過去曾一夜之間出現大面積的幾何圖形,因為存在許多謎團,讓人懷疑這是外星人的傑作,這種類似的超大幾何圖形,日前(12日)在南韓麥田裡也被民眾從空中拍到麥田圈(Crop Circles),因為是第一次發生在南韓,引起議論紛紛。

 

在南韓忠清南道保寧市的一處大麥田裡,從空中往下看,用肉眼就能看出幾何圖形。拍攝的網友98papa表示,發現麥田圈的地點罕見人跡,而且雜草叢生,如果從路邊以肉眼看是看不出來的,「要爬到梯子上才能稍微看出凹凸有致」。這個直徑長達200公尺的圖案交錯整齊,規模大到讓人無法置信,看的人都議論紛紛。

 

事實上,過去在英美俄等國的麥田,都曾經出現神秘的圖案,英國威特夏鄉間的麥田一夜之間,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圓圈,最大的圓圈直徑更達21公尺,有人懷疑這可能是一場惡作劇,不過專家表示,一般人不可能在一個風大、潮溼的夜晚,完成如此不可思議的圖形,因此也讓大家好奇,這是否又是一次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

 

在美國加州,多年前也在一夜之間,出現麥田圈幾何圖形,吸引了好奇民眾前來參觀,儘管有4名青少年承認,麥田圈是他們的惡作劇,但還是有許多人不相信這個說法。

 

至於南韓的這個麥田圈,當地飛碟調查中心就推測,這是人造的假麥田圈,而警方也認為這是行為藝術家的作品。究竟,麥田圈是惡作劇或真是其他外太空生物的傑作,現階段恐怕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15 16:12國際中心編譯

外星人可能是地球人的祖先嗎?英美的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在太空墜落地球的隕石中,找到含有構成DNA和RNA的成分──核鹼基,進一步的分析則確定,這種核鹼基含有只能在太空中形成的碳13,科學家因此推論,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來自外太空。

 

地球上的生命豐富多變,牠們都是40億年前地球形成後逐漸演化而成,不過對於生命的起源,大家一直都很好奇,最近科學家們似乎從一顆隕石中找到答案,英美的科學家針對1969年墜落在澳墨奇森的隕石(Murchison meteorite)進行研究,結果竟然發現其中含有DNA和RNA的構成分子核鹼基。

 

在經過光譜儀的分析,這種核鹼基中又帶有大量的碳13,而碳13不可能在地球中出現。倫敦帝國學院學者馬丁絲指出,「當我們檢視在墨奇森隕石中出現的核鹼基,我們發現非常大量的碳13,而碳13只在太空中出現。」

 

科學家們據此推論,在地球剛形成時,外太空這種帶有核鹼基的隕石不斷墜落地球,並進入早期微生物的基因組合中,最後隨著演化保留下來,如果真是如此,地球上生物的演化就是由此開始,最後衍生出現今地球上眾多的動、植物,也包括人類在內。這項發現也對了解太陽系生命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十四日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發現號」太空梭上的太空人今天在船艙外右後方,發現一個不明漂浮物,方向舵上也出現不明的凸出物,但都不造成大礙。

 

美國太空官員指出,「發現號」在執行完例行的檢查工作,準備在明天返回地球後,「太空梭上的組員表示他們看到一個長約三十到四十五公分的長方形物體,從太空梭右翼後方漂走。」

 

NASA在聲明中指出;「稍後組員又形容他們在方向舵左側後緣,發現一塊凸出物。」

 

NASA在地面上的專家研究傳回來漂流物及凸起的影像和錄影帶後,認為不會造成什麼危險,表示「發現號」「狀況良好」,仍可依原訂計畫,在明天降落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

 

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發言人傑福斯認為,漂走的可能是方向舵上剎車器的三塊板子之一,強調「不會影響太空梭進入地球或降落的作業。」

 

任務控制中心在NASA電視台上指出,方向舵上的凸起是一種「典型的凸出物」,「沒什麼好擔心的」。

 

漂浮走的東西可能是太空梭上早已掉落的部分。970614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14 11:05盧瑞珠

(法新社華盛頓十三日電) 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研究團隊今天表示,已經登陸火星三週的鳳凰號,已經收集到一些顆粒,能讓研究人員一窺火星數百萬年的生命。

 

這部四億兩千萬美元打造的探測器也可能找到冰的位置,並準備提供科學家降落地周邊三百六十度的影像。鳳凰號降落在火星極地,散落的岩石和山丘一直綿延到塵土漫漫的邊際。

 

鳳凰號主要研究人員、亞利桑那大學的史密斯表示,他們得到比預期還多兩倍的資料。

 

史密斯的小組希望能在火星極地,找到有水和支持生命所需的有機礦物質存在的証據。這項假設植基於地球上類似的地點保存有氣候變遷和生命跡象的痕跡一樣。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09 13:54 記者陳國華編譯 
您還記得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巴斯光年」嗎?他真的在太空遨遊了!在上個月升空的發現號太空梭中,太空人就帶著一尊巴斯光年一起登上國際太空站,美國太空總署打算藉由巴斯光年製作一系晚的影片,介紹太空人的生活點滴。

 

從國際太空站上傳回來的最新畫面可以看到,太空人們高興的拿著一尊巴斯光年輪流把玩,由於無重力的關係,巴斯光年還可以漂浮在空中,好像真的在飛一樣,讓太空人們都相當興奮。

 

電影【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就是最受歡迎的角色,這次美國太空總署是因為要推出一項兒童科學訓練,特地將巴斯光年送上太空,希望以錄影畫面的方式,透過巴斯光年在國際太空站上的舉動,紀錄下太空人的生活點滴,讓大家了解太空站上的生活。

 

目前巴斯光年在太空站上已經和太空人打成一片,太空總署表示,巴斯光年已經不再是玩具,而成為活生生的教材,當然,最高興的要算是這些太空人,有了巴斯光年,相信他們一定可以順利完成太空任務。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八日電) 發現號太空梭今天進行更多安裝日本科學實驗艙「希望號」的收尾工作,並且換掉一個空的氮氣槽,完成第三次太空漫步任務

 

今天的任務和前幾天一樣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太空人賈蘭和佛桑以六小時三十三分鐘的時間,在運行中的國際太空站外面完成清單表列的大小維修任務,並且在台灣時間九日清晨四時二十八分返回太空站內。

 

這項太空漫步的最戲劇性時刻是賈蘭帶著一個兩百三十九公斤的空氮氣槽,從國際太空站的一邊慢慢移動到另一邊時,他的腳被太空站巨大的加拿大製機械手臂一端套住,像放在一根棒子一端的傀儡一樣。

 

賈蘭說:「嘿,輕的像羽毛一樣。」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人奈柏格則在太空站內負責操作機械手臂,並將賈蘭從黑暗的太空移回到太空站內。

 

奈柏格說:「搭乘愉快。」

 

當賈蘭的太空任務結束後,她接著說:「看起來好像很有趣。」

 

除了將空的氮氣槽換上一個已充滿氮氣的槽外,兩位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還將「希望號」機械手臂上的保暖罩移除。「希望號」是發現號太空梭從地球上帶來,並且在這個星期稍早裝設。

 

他們也測試了固定在「希望號」實驗艙外面的攝影機。

 

這是發現號太空梭這趟十四天的計劃任務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太空漫步。發現號太空梭是在上月三十一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八日電) 任務專家指出,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地區挖出的土壤樣本似乎黏結成一塊,太過堅硬,無法將任何微小土壤顆粒送進探測器裡最重要的分析儀器。

 

鳳凰號任務團隊專家昨天在亞利桑那大學表示,這塊來自火星永凍層的兩百毫升容積土壤,顯然沒有小粒土壤可供分析檢驗;研究人員希望火星永凍層能提供科學家線索,確定火星是否曾經適合微生物生存,作法是讓土壤經過一面細紗網進入鳳凰號的「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內加以分析。

 

鳳凰號鋤耕機狀的鈦鋁機械手臂已經從火星極地表面挖取土壤樣本,但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未能顯示它接收到任何土壤樣本物質,任務專家因此提出這樣的推論。

 

領導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家之一亞維德森在聲明中表示:「我認為土壤多為土塊,沒有足夠的細小粒狀物質」。

 

他說:「我們未來將先用機械手臂對土壤表面施壓弄碎,再將它們鏟起來,然後小量撒在門上」。

 

鳳凰號六日傳回的照片顯示,土塊樣本躺在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上面樣本埠的細紗網上。

 

細紗網可以讓一公釐以及以下的細小顆粒通過,在樣本埠裡有紅外線光束,用來確定顆粒是否已經進入儀器。

 

鳳凰號探測器上個月二十五日降落在火星荒涼的北極地區,五日採集土壤樣本,這塊容積為兩百毫升的火星泥土頂端覆蓋白色外殼,這讓美國航太總署科學家激辯這個外殼到底是冰還是水分揮發後留下的鹽沉澱物。

 

鳳凰號任務首席科學家史密斯六日表示,這塊火星土是很好的樣本,「這對我們真的是重要時刻,我們首度能衡量火星極地土壤,這將告訴我們土壤內有多少水分,第二,火星極地土壤的礦物組成」。

 

鳳凰號任務為期三個月,將檢視分析火星土壤,確定它冰裡水的正確組合,這將顯示火星能否維持基本微生物生存。

 

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一旦接收樣本後,它將以數天時間分析其內容,首先測量水的含量,然後逐漸加熱到攝氏一千度,這樣比較能評估其中的礦物組成。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佛州卡納維爾角31日電)發現號太空梭今天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 )的海濱發射台升空,將運送巨大的日本新研究艙到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這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123次太空梭任務展開時相當順利,倒數計時到發射時間台北今天凌晨4時02分,沒有技術性的小故障,沒有天候問題。

 

這個時候,地球自轉會讓太空梭的位置,距離國際太空站的距離最短。

 

太空梭2具推進火箭轟隆隆作響,加上太空梭3具以氫氣為燃料的主引擎,將200多萬公斤的太空梭送進空中。酬載特別沉重,因為運送的日本希望號太空艙重量達16多公噸。

 

太空梭指揮官凱利(Mark Kelly)說:「我們都傾向活在當下的今天,希望號給我們明天的希望。」

 

日本斥資20億美元的日本希望號將分三次飛行,完成組裝在太空站的任務。精緻的希望號包括3月發射升空的儲存艙、發現號搭載的主要太空艙,及預定明年送上太空的戶外陽台。

 

希望號主要部分是11公尺長、4.6公尺寬的金屬圓筒,佔去太空梭15公尺長貨艙大部分空間。中央社(翻譯)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02 14:30

美國火星探測船「鳳凰號」今天挖起了第一杓火星土。科學家希望從火星土的成分,分析出火星上是不是有生命。

 

美國科學家對「鳳凰號」的表現相當滿意。「鳳凰號」上星期在火星北極區降落以後一直在接受測試。經過測試,「鳳凰號」一切正常,機器手臂挖土的動作相當靈活。「鳳凰號」還送回了許多火星上的影像。科學家說,從影像來看,火星上似乎有冰。當然這些堅硬的東西也可能是岩石。

 

由於現在送回來的影像還不夠多,也缺少彩色影像,所以還不能判斷出這些堅硬的部份到底是冰還是岩石。多數人希望是冰因為,因為有冰就會有水,有水就可能有生命。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6/02 09:31【中國時報 丁文玲台北報導】

 天文物理學巨擘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與愛女露西.霍金合寫童書《勇闖宇宙三部曲》,接受本報採訪時霍金透露,他已進行了無重力太空訓練,明年將如書中人一般體驗真正的太空旅行。他說,「雖然輪椅生涯從未限制我的心靈,但實際體驗無重力,還是美妙極了!」

 

 霍金生於一九四二年,是劍橋大學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的教授,所著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堪稱出版史上的經典,銷售超過一千兩百萬冊,發行約四十種語言版本。

 

 輪椅生涯 從未限制心靈遨遊

 

 自廿一歲起,霍金就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的疾病,漸漸失去了行動、語言能力,卻不屈不撓藉著輪椅與語音合成器,踏遍全球各地發表演講,毅力感人。他的女兒露西是小說家,也經常供稿給《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等媒體。

 

 去年,霍金與露西聯手發表了《勇闖宇宙首部曲─卡斯摩的秘密》,當成是他六十五歲生日,給孫兒與世界各地小讀者的獻禮,霍金也許下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上太空」的生日願望。這心願目前已由民間積極研發太空船與宇宙航程的公司Virgin Galactica允諾,將在明年把霍金送上太空,完成他彷彿天方夜譚的夢想。

 

 生日願望 希望有生之年上太空

 

 對於孩子氣的太空旅行渴望,霍金說:「因為我自己,真的就是一個孩子呀!」

 

 不否認故事主角喬志是他某部分化身,霍金透露,他小時候從來不是最優秀的學生,「但是班上同學可以看出我有潛力。這是為什麼我的綽號是愛因斯坦的緣故。」

 

 《勇闖宇宙首部曲》中,霍金以大篇幅述說了黑洞:「因為那是小朋友最常問的問題。」

 

 霍金說,孩子們對黑洞感到莫大的好奇,卻常被回以那些都是傻氣的問題:「事實上是大人也不知道答案,只是在掩飾,不想讓孩子識破他們,不想被看成很蠢。」

 

 霍金透露,他發現,孩子們著迷於黑洞,而且如果用非專業語言解釋,孩子們很容易就可以掌握黑洞的理論與概念,於是他決定以黑洞為故事主題。

 

 實際體驗無重力 真是美妙極了

 

 露西則表示,她從小就清楚自己不是當科學家的料,興趣是在文學與藝術,所以也沒有什麼壓力。對於父親的盛名,她透露,父親因為《時間簡史》轟動全球之前,只是一個物理學家,物理學家的圈子很小,非常嚴肅,也不流行名人、名氣那一套,反而是父親的行動不便,經常惹來外界的眼光。

 

 露西說,父親成名時,她幾乎已屆成年,常有人對她表示,父親不良於行卻能如此積極貢獻社會,對他們啟發甚深,鼓勵很大,這是讓她最感到與有榮焉的。

 

 轟動全球《時間簡史》 堪稱經典

 

 目前與九歲兒子住在英國倫敦的露西表示,與父親合作這部作品,讓父女倆經由彼此的腦力激盪、磨合討論,形成了不同於過去的溝通模式:「用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方式相處。我們從彼此身上學到更多,也找到許多樂趣,大大改變了我們的關係。」

 

 露西表示:「我爸最近沉迷於太空旅行,這也是我們二部曲的主題。你們可以說,我們一家這些日子以來,已經進入了太空時代啦!」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5/31 10:35張仲琬

(法新社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三十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員與生物科技業者今天表示,將在美國太空梭「發現號」上進行的沙門氏菌疫苗發展實驗,或許能為太空商業生物科技研究潮鋪路。

 

  美國太空艙公司(Spacehab Inc.)主管表示,若該公司在無重力的太空環境製造出沙門氏菌疫苗,證明太空梭或國際太空站上進行生技實驗有財務上的吸引力。

 

  該公司將把沙門氏菌株試驗樣本送上發現號。若天候條件允許,發現號預計將在明天下午五時零二分(台灣時間六月一日上午五時零二分)升空,展開十四天任務。

 

  太空艙公司執行長、傳奇德州石油億萬富翁皮肯茲之子湯瑪斯‧皮肯茲表示,若順利培養出疫苗,將代表「國際太空站現可做商業用途」。

 

  太空艙公司為NASA及他國太空飛行執行研究與酬載任務已有二十三年歷史。歐洲航太防衛公司擁有太空艙公司百分之七的股份。

 

  不過,NASA為了在二零一零年前完成國際太空站的組裝工作,太空梭任務多是裝載太空站零件,留給該公司籌備的大學研究計畫等的酬載空間不多。太空艙公司過去兩年業務成長因而趨緩。

 

  該公司總裁羅依斯頓今天在佛州卡納維爾角說,因此,太空艙公司決定將本身的太空酬載專業技術與太空生技研究結合,並在二零零六年設立子公司負責這方面的業務。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5/29 14:17

(路透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28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員表示,「發現號」(Discovery)太空梭6月1日的發射作業倒數今天啟動之時,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的重要部分--供廁所使用的新幫浦也準備從俄羅斯啟程。

 

發現號預定台灣時間6月1日凌晨5時2分升空,滿載體積約為巴士大小的日本太空實驗室「希望」(Kibo)以及其他裝備。這是日本對造價1000億美元(約3兆新台幣)的國際太空站首次提供重大貢獻。

 

但ISS裡原本設置作為3名太空人起居室,由俄羅斯建造之星號服務艙(Zvezda)的專用廁所故障,過去一週已成為頭疼問題。

 

NASA決定利用發現號運送1具新的幫浦,代表必須先卸下一些原定運送的裝備。

 

太空梭載重主任希金巴坦(Scott Higginbotham)在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向記者表示:「對我們來說,可正常使用的廁所是優先項目。」中央社(翻譯)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8/05/28 16:00

遠在火星上的鳳凰號探測器現在不聽指揮了,讓它活動活動手臂也不行。美國太空總署表示,問題不在鳳凰號本身,而是因為負責向它中轉地面指令的火星軌道探測器出現了小故障。

 

鳳凰號日前在火星北極一處地點降落,已傳回火星圖片和火星天氣報告。但昨天地面人員按計劃發送指令讓鳳凰號活動機械挖掘臂時,鳳凰號卻沒反應。

 

太空總署推測,可能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通信中繼系統臨時故障,不過問題並不嚴重,應該不會影響以後鳳凰號的指令中轉下達。

 

太空總署計劃暫時利用正在火星上空的另一個飛行器「奧德賽」來中轉對鳳凰號的指令。

 


tcgsastro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